近年來,周谷堆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基層治理難點、堵點、痛點,以“三個微”深入推進基層治理,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織密基層“微網格”,激發治理“新引擎”。根據區域范圍將轄區劃分成11個網格,按照網格重新優化調整成11個(小區)片區黨支部,統一制作小區宣傳欄及公示牌,將小區黨組織概況、職責、活動以及“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的治理團隊聯系方式進行公示。11個微網格覆蓋轄區近萬人,(小區)片區黨支部書記兼任網格長,每個微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1名,兼職網格員1名。常態化為群眾提供政策宣傳、巡查走訪、治安巡邏、糾紛調解等服務,真正讓黨建深入網格,深入群眾,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網格做”的新格局。
建立健全“微自治”,激發治理“大效能”。為了建強基層治理隊伍,提升基層自治水平,社區黨委聘用首批紅色小管家8名,常態開展紅色家訪,了解群眾困難訴求,推動小區(片區)黨支部實體化運轉。同時社區黨委持續提升黨員服務群眾能力,組建了以“暖夕陽”、“同心緣”、法律宣講、科普、網絡文明為代表的11支社區志愿服務隊,通過鏈接轄區資源常態化開展愛心義診、義務理發、科普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居民積極主動地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轄區治理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來源。社區黨委還成立了以退休老黨員為骨干力量的人民調解工作室,打造家門口調解服務實體平臺,實現基層“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的基層治理目標。
精心打造“微陣地”,激發治理“新活力”。社區黨委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在海達小區和恒興廣場打造黨群服務站2個,以黨群服務站為主陣地,設置紅色議事廳、圖書閱覽室、紅色調解室、志愿服務站,滿足日常辦公、協商議事、糾紛調解、休閑娛樂等服務需求。推動基層治理由“以社區為中心”向“以事件為中心”轉變,由“等居民上門”轉變為“送服務上門”,切實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在新就業群體集中的周谷堆舊貨市場打造“一站多能”的幸福驛站,為快遞員、環衛工、外賣員等戶外勞動者提供貼心的服務,讓居民感受黨組織的溫暖,引導新業態群體融入社區基層治理中,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服務、凝聚力量,讓他們“新”心向黨、“新”有所屬。(撰稿:孫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