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年埠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以群眾滿意為目標,通過收集需求、明確任務,整合資源、分類處理,民主評價、動態反饋的全過程階段化閉環管理,形成“亮約—履約—評約”治理機制,打造“萬事有約”小區治理品牌,有效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心貼心“亮約”,精準問需民意。黨員干部主動下沉小區,把“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變為“走上門去做群眾工作”。紅色小管家、黨組織書記、黨建指導員積極到居民家中亮身份,與群眾面對面拉家常,開展志愿服務,解決鄰里糾紛。搭建小區黨支部、物管會、物業公司三方議事平臺明確三方職能職責,協商制定小區物業服務十項重點工作清單;通過“社區開放日”“陽光書記見面會”“項目經理接待日”“小管家入戶訪”“樓棟長線上報”等形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在基礎設施建設、平安建設、社會福利、公共服務等方面形成小區為民辦實事清單,促使“小事”討論協商辦、“大事”多方聯動辦,確保“家家全覆蓋,事事有回響”。在社區公示欄、小區宣傳欄、樓棟入戶大廳等醒目位置公示“兩個清單”,自覺接受居民群眾監督,不斷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質效。
實打實“履約”,精心破解難題。以群眾的期盼為工作方向,整合多方社會力量,推動“兩個清單”真落實、見成效。充分調動小區黨員、網格員、物業服務企業、共建單位、居民群眾等各方面資源,開展小區治理共建共商;推行一事一議制度,促進文明議事和高效決策,使得問題得到快速解決。通過“陽光書記見面會”、小區協商議事會、社區居民物業聯席會等形式,落實好小區內循環問題處理機制,逐步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萬事有約”清單事項推進情況實時向居民群眾反饋,主動邀請居民群眾在清單事項落實過程中督導進度、發現問題、督促落實,真正實現“借力于民”。2023年以來,解決公共設施管理、衛生環境治理、鄰里矛盾糾紛等群眾關切問題600余件。
面對面“評約”,精細提升水平。本著“讓人民評議,讓人民滿意”的評價原則,健全“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鏈條機制。注重量化考評,科學設置考核指標,結合日常管理監督情況,將評議結果設置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組織召開小區評議會,邀請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對清單問題解決情況、物業管理委員會履職情況、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履約情況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向全體居民公布,全街共有42個小區黨組織獲得“較好”及以上評價等次。建立群眾訴求“不滿意清單”,對群眾不滿意的問題緊盯不放,及時整改,并將進展情況定期在小區內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將評議結果作為居民小區星級黨組織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激發黨員、居民群眾參與治理的熱情,推進小區治理提質增效。(撰稿:宋董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