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路街道太湖新村社區黨委通過強化專業社工與志愿者的緊密聯動,實施“三張清單”精準服務,以積分制激發志愿服務活力,探索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深度融合模式,全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專業賦能、多元參與、多方共治”的社區治理格局。
黨建引領強基礎,構建“社工+志愿”人才隊伍。社區黨委通過“陣地換服務”引入合肥市包河區德尚社會工作服務社,針對社區工作者、黨員志愿者、紅色小管家、志愿小管家等群體,開展“服務群眾能力提升”專項培訓6期,覆蓋200余人次,內容涵蓋矛盾調解、活動策劃、心理疏導等實務技能,有效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激勵機制,鼓勵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報考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截至目前,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證書8人,其中取得中級證書4人,初級證書4人。依托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園孵化培育“鄰里守望”“紅細胞”“眾禾”“沁心玫瑰”“星和義警”等8支特色品牌社會組織,在為老服務、安全巡查、糾紛調解、文化宣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助力社區治理提質增效。
需求導向優服務,實施“三張清單”精準服務。堅持需求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組建“黨員+社工+志愿者”走訪小組,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訪談等形式,收集居民需求253條,建立需求清單。充分整合合肥市太湖路小學、安徽工商管理學院、美而特智能后勤服務有限公司等13家黨建聯盟單位資源,分類梳理形成包含教育、醫療、法律、就業等內容的資源清單。根據需求清單及資源清單,以“一老一小”、新就業群體等為重點服務對象,打造家校社共育、紅專小棉襖、梧桐新語宣講等5個“小而美”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形成項目清單,累計開展理論宣講、困難幫扶、政策宣傳、公益集市、法律咨詢等活動120余次,惠及1300余人。
協同聯動促長效,激活“全民參與”治理格局。建立“周督導”工作機制,每周由社工結合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對志愿者隊伍進行集中督導,增強志愿者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志愿服務水平。推行志愿者積分制,根據服務類型和服務時長等設置差異化積分,在每個季度進行積分兌換,除了實物兌換外,還可兌換衣物縫補、理發等服務。同時,根據積分排名及參加志愿服務情況,社區每半年進行“優秀志愿者”評選并予以表彰,充分激發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逐步引導志愿者從“被動參與”到“主動服務”。成功挖掘并培育核心志愿者134名,涵蓋退休老黨員、外賣騎手、學生家長等群體,分別參與到文明勸導、治安巡邏、矛盾調處、家電維修等志愿服務活動中。(撰稿:陶許娟 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