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年埠街道以黨建為引領,通過織密“組織鏈”、完善“機制鏈”、延伸“服務鏈”,精心聚民智、用心辦實事,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織密“組織鏈”,筑牢基層治理“主心骨”。建立橫向聯動、多元融合的組織體系,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細落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完善“街道—社區—小區—樓棟”四級黨組織體系,落實“一小區一黨組織”要求,實現小區黨組織全覆蓋。選派社區“兩委”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進小區駐點辦公,變“坐門等客”為深入小區“主動服務”;吸收小管家、社區工作者、物業企業中的黨員和在職黨員進入小區黨支部班子,打造小區治理骨干隊伍。推動物業服務企業與小區黨組織“交叉任職”,制定小區物業服務十項重點工作清單,物業企業與社區、小區黨組織服務聯動、資源聯享、活動聯辦,不斷完善物業服務項目,進一步提升物業服務水平。今年以來,選派12名社區“兩委”成員進小區駐點辦公,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向“小區治理”延伸。
完善“機制鏈”,打通基層治理“痛堵點”。通過“群眾點單、社區派單、紅色小管家接單、定期評單”的工作模式,實現服務居民多元化,推進社區治理精準化。結合“六情”大走訪等活動,通過“社區開放日”“陽光書記見面會”、項目經理接待日、小管家入戶訪等形式廣泛收集居民群眾意見建議。建立健全協商議事機制,對小區內部問題,由小區黨組織召集樓棟長、物業企業等人員通過小區協商議事會協商解決;對社區內部問題,由社區黨組織牽頭,整合小區黨建指導員、居民代表、物業企業、網格員等力量,聯動解決。組織召開小區評議會,邀請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對群眾訴求辦理情況、物業管理委員會履職情況、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履約情況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向全體居民公布。今年以來,解決公共設施管理、衛生環境治理、鄰里矛盾糾紛等群眾關切問題200余件。
延伸“服務鏈”,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多措并舉、精準發力,落實民生舉措,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建好用好黨群服務陣地,圍繞老有所學、安心托幼、老年助餐等群眾需求,打造集托育養老、健康健身、文化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服務綜合體,提供“家門口”一站式服務。推行“黨建+志愿服務”模式,鼓勵轄區黨員群眾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組建志愿服務小分隊20余支,積極開展治安巡邏、環境整治、政策宣傳、矛盾調解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激發居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變基層“末梢”為治理“前哨”。社區黨組織積極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常態化開展“健康義診進小區”“家門口的便民集市”等層次豐富、形式多樣的暖民心活動,以“微服務”推動“大溫暖”。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暖民心活動40余場次,受益群眾達1000余人。(撰稿:宋董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