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河區大圩鎮聚焦黨建引領,深耕書記項目實踐路徑,深度挖掘圩農文化,推動基層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充分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探索多元融合發展之路,煥發鄉村活力,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帶領村民發家致富。
變“輸血”為“造血”,增添增收致富新動力。大圩鎮積極引入外部資本,盤活閑置用地,結合大圩已成熟的生態農業旅游資源,持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2023年大圩經濟合作社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收入達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13個,更是涌現了磨灘村、南斗村兩個百萬元強村。磨灘村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書記項目,與區屬國企包河區鄉村振興有限公司合作,大力發展民宿經濟,“圩美宿集”已整體開放,村集體收益超百萬元。沈福村以“紅色引領,‘福’村文化振興”為書記項目,與沈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聯建,發揮企業“文化+科技+金融”優勢,積極推進沈福村項目開發與運營。三只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景域驢媽媽(驢爸爸)等企業先后落戶沈福,三產融合格局正加速形成。
變“單一”為“多元”,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積極對接省、市、區發改委、財政、文旅等部門,熱火朝天編項目,全力以赴促發展。沈福村文化創意特色小鎮入選《2023年度長三角文化及相關產業重大項目》,元宇宙項目入選合肥市十大標桿應用場景,山海經文旅綜合體入選安徽省文旅產業“十佳謀劃項目”名單。磨灘村、沈福村入選“千萬工程”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圩美宿集入選“十佳落地項目”提名項目名單。第二十一屆大圩葡萄文化旅游節順利舉行,各級媒體刊發新聞稿件30余篇;“一次嘗遍合肥美食”活動落幕磨灘,單日最高客流量超10萬人次;沈福千畝“浪花”翻滾,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慈云村以“科技園路賞心悅目‘T’整治項目”為書記項目,重點整治大圩生態農業觀光主干道,南淝河右岸濕地成為新的露營寶地。
變“管理”為“治理”,凝聚共建共治新合力。金葡萄社區以黨建引領“四事四權”,基層治理串“珠”成“鏈”為書記項目,構建“黨建引領 網格聯動 五治融合 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格局,實現群眾問題有人管,促進鄰里關系更和諧,叩開基層治理“幸福門”。遴選離退休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新鄉賢等骨干力量,組建圩美實踐宣講團,選育為民服務“領頭雁”,搭建“圩民說事兒”、紅色小板凳、和美堂屋說事平臺,收集矛盾糾紛,反映社情民意。今年以來,累計開展說事議事活動10余場,覆蓋群眾800余人次,解決各類民生問題20余件。圍繞“兩整治四聚力”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問題—交辦—解決—反饋”閉環機制,扎實推動問題解決,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撰稿:秦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