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年埠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通過一“針”一“線”工作法織牢隊伍建設,織密陣地體系,發揮創新示范作用,用情用力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繡出基層治理新畫卷。
在“隊伍建設+賦能”上行針步線,繡出人才發展“前景圖”。圍繞發展需求,著力從育才、用才、管才上下功夫,全力補齊人才短板。搭建“星火賦能營”平臺,打造“課堂+實踐”的培訓模式,圍繞政治理論、黨務知識、社區治理等方面,常態化開展專題培訓和專場座談,確保黨員干部能夠及時“充電”、按需“蓄能”;制定業務工作“懶人手冊”,健全“早學一刻鐘”“內部糾錯會”等四項機制,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選優配強社區隊伍,結合崗位需求和人才特點,優化調整工作崗位,人才梯隊更加科學;實施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制度,對黨員參加集中學習、志愿服務、小區治理等設置相應積分,引導黨員干部參與基層治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行“日提醒、周調度、月通報”督辦閉環管理模式,加強黨員干部自身建設;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典型案例,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
在“陣地建設+服務”上細針密線,繡出人文關懷“暖心圖”。聚焦功能發揮,著力在服務標準、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上下功夫,健全黨群服務陣地。統一制定黨群服務中心工作流程,工作人員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的管理制度,全面推進“一站式”受理服務,保證居民辦事不跑空;印發《黨群服務站運營管理辦法》,明確服務站的運營管理主體、方式、職責等,進一步規范陣地管理、盤活陣地使用率。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和服務需求,圍繞“綜合服務、社會治理、休閑娛樂、辦公議事”等基本功能,打造老年大學、親子教育、老年食堂、文化活動、協商議事等服務功能室,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積分銀行”,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所獲積分可兌換相應物品,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閑置公共資源,以空間換服務,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為居民提供養老健康、家庭教育、心理咨詢等專業服務。
在“創新示范+機制”上飛針走線,繡出基層治理“錦繡圖”。做實為民服務,著力在民生實事、助企發展、街區環境上下功夫,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發揮街道物業聯席會、物業提升月度點評會、“萬事有約”協商議事機制等制度作用,建立“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小管家+N”的星火志愿服務隊,通過“群眾點單、社區派單、紅色小管家接單”的工作模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依托未來塔樓宇(商圈)黨群服務陣地,組建非公企業“星火聯盟”,建立健全需求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搭建組織聯建、陣地聯用、活動聯辦、服務聯送平臺,通過日坐班、周回訪、季調度的方式開展為企“星”服務、助企解難題。探索建立嚴管區、普通區等“三個圈層”街區管理機制,出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暫行辦法,建立小區智慧化監管應用場景,著力提升環境治理水平。今年以來,先后解決、電動車安全管理、垃圾分類等關乎群眾切實利益的“關鍵小事”200余件。(撰稿:宋董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