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王大郢社區始終將黨建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以“三個一”深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模式,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形成黨建與社區治理融合互促、雙向提升的良好局面。
豎起“一面旗”提升組織力。加強社區黨支部“領頭雁”建設,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標準,嚴把政治關、廉潔關、能力素質關,常態化識別干部綜合素質,選優配強轄區黨支部書記。抓好社區黨支部書記培養,積極推薦社區黨支部書記參加各類專題培訓班,切實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健全任職評估機制,按期開展社區黨支部書記履職情況綜合評估,及時調整不合格、不盡職人員,推動社區黨組織書記帶著責任履職,承諾踐諾勇作為,成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面旗”。
織密“一張網”提高覆蓋面。構筑“紅色網格”,健全“微治理”,以完善的網格組織體系打通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將發展黨員重心向一線網格員隊伍傾斜,優先將政治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服務態度好、善于做群眾工作的網格員發展為黨員。從嚴規范基層組織生活,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確保組織生活真正“見療效”“起效果”。
踐行“一線法”提升服務力。吹響“服務哨”,推動黨建聯盟“進小區”“進物業”“進網格”,打好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組合拳”。推動非公企業與社區結對共建、協商共治,黨員全覆蓋包聯居民群眾,真正將社區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將惠民政策落到居民“心坎上”。引導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形成黨員干部工作在單位、服務進網格的良好局面,及時把環境整治、政策宣傳等各項工作細化到網格化管理中,開展助老扶幼、心理疏導、醫療義診、法律援助、紅色代辦等“微服務”,有效促進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群眾常態化、長效化。(撰稿:王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