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委”進小區以來,濱湖世紀社區昌貴網格黨委充分發揮樓組“三會”(說事會、協調會、評議會)及事務代理工作制度,積極探索小區黨組織在居民區群眾自治中的引領作用和在小區共治中的組織優勢作用。通過努力實踐,有效化解了小區的難解事、居民的煩心事。
公開說事匯民意,實現讓民做主。小區黨支部把打造“樓棟說事會”品牌和制定居民協商議事制度結合起來,作為開展居民自治的有力保障。在家里事、鄰里事、小區事“三事分流”管理模式基礎上,廣納居民區內的優秀“合伙人”,逐漸形成了“網格黨委+小區支部+樓棟黨組織+樓棟黨員”四級居民區治理體系。從小區治理的議題征集、議題遴選、意見征詢、議題確定等環節,讓居民自己全程參與、出謀劃策,真正把群眾的事情交給群眾去辦。此外,將居民“說事”的觸角延伸到樓道鄰里,在小區黨群服務陣地試點建立“共享客廳”,樓內居民在黨員骨干的帶領下定期圍繞樓組建設等召開“微”說事會。
矛盾協調促民和,解決棘手難題。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的引領核心作用,在說事會中聽取居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將涉及小區成員間的公益性、群眾性事務和各類重大糾紛,由居委會召集相關當事人進行協商解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適時擇用情感溝通、政策釋疑、法律援助等方法,注重牽頭、協調整合居民區外相關職能部門的資源,使群眾訴求能夠找對部門找對人,縮短層層轉接的時間,扎實推動群眾合理訴求的及時有效解決,形成合力,依法解決小區遺留的各種難解事。
定期評議納民諫,激發共治活力。小區黨支部召集小區各方代表,對說事會、協調會實施項目進行成效評估,成立居民代表評議小組,通過黨委召集相關職能部門,提出評議意見。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測評結果,做到取信于居民,使社區工作者都能提高自覺接受居民的監督和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及服務水平。實現了評議會“群眾打分、監督落實、促進整改”的根本目的,也促進了小區共治的效率提升。
“事務代理”解民愁,優化自治服務。小區黨支部為方便上班族辦理事務,要求駐點辦公場所實行周六無休和中午值班制度,增加服務工作日、延長服務時間,急事急辦,“全天候”服務群眾做到“兩個一致”,即服務質量與平時一致和服務內容與平時一致。同時還為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精神病人、長期臥床等特殊困難人群提供上門服務,完整記錄每次走訪和處置情況,并及時反饋需求,真正實現辦理事務窗口前移,“全過程”服務覆蓋各類人群。(撰稿: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