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煙墩街道始終聚焦城市基層治理薄弱環節,以穩步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核心,以“一條主線”統一優化、“一支隊伍”統一調配、“一站服務”統一理念為抓手,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打通基層治理“內動力”。
“一條主線”統一優化,治理架構由“軟”到“硬”。劃小治理單元。以封閉小區為單元,全街劃分43個治理小區,按照“1+1+2N+X”的標準配備小區治理團隊,依托“紅領哨所”黨群服務陣地、物業用房、樓棟架空層等區域,設駐點辦公地點,將服務陣地前移,變以往在社區“坐門等客”為深入小區“主動服務”。壓實崗位職責。創新小區支部書記、網格長由社區“兩委”同一人擔任的“三崗”合一崗位設置模式,擬定駐點服務工作清單,將黨建、治理、服務事項納入小區駐點工作內容,各社區結合工作實際,逐條進行細化,責任到人、任務到崗。優化機制管理。實施“日通報+周例會+月考核+年評比”制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制定“三個一”工作制度,落實問題分層分類“四級”處置機制、“小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促進民情訴求“有人管”,群眾心聲“及時聽”,民憂問題“有人解”。
“一支隊伍”統一調配,人員力量由“弱”到“強”。堅持黨建引領。結合“我是黨員我報到”、在職黨員報到等,發動在冊、在職和流動黨員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同時,小區黨組織積極挖掘優秀居民黨員加入“紅色小管家”隊伍,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截至目前,累計配備黨建指導員20名,選聘“紅色小管家”167名,從小區新就業群體、居民骨干中摸排挖掘兼職小管家196名,組建“老村長志愿服務隊”、“紅領巾志愿服務隊”、“悅融先鋒”志愿服務隊等各類志愿服務隊伍50余支。搭建議事平臺。各小區充分利用小區黨群服務陣地、休閑長廊、涼亭、入戶大廳等陣地,打造小區“議事點”。由小區黨組織牽頭,聯合街道部門、社區民警、律師、物業公司、業委會、紅色小管家及共建單位等力量,開展“黨群議事會”“涼亭議事會”等,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強化培訓賦能。以“理論提升、能力提高”為主題,以部門負責人、村居“兩委”成員、小區黨組織書記(網格長)等為主要培訓對象,開展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培優提能”專題培訓。截至目前,“培優提能”專題培訓共開展36期,累計培訓約2500人次。
“一站服務”統一理念,整合功能由“散”到“精”。 架起“連心橋”。小區治理實行“保姆式”服務理念,構建“家門口”的服務體系,通過制作網格名片、信息展架、宣傳單頁、公示牌等,提高小區治理團隊的群眾知曉率,致力于實現管理“全兜底”、為民服務“全覆蓋”。畫好“同心圓”。推行“七天不打烊”工作法,實行“周末值班+周中調休”制度,以“班時在崗、班后在線”的形式,確保24小時服務不缺席;辦好“暖心事”。暢通民意反映直通車,線上拓渠道,分樓棟建立居民微信群,公示網格長、樓棟長電話,“碼上反饋”二維碼;線下擴矩陣,積極落實“六情大走訪”“四大一優”行動,紅色小管家上戶走訪、網格員巡查等方式深入開展“全覆蓋”排查,及時了解居民所急所盼,通過線上拓渠道,線下擴矩陣的方式,以小區為單位建立“一臺賬三清單”,矛盾糾紛全面掌控,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矛盾問題就地解決”。2024年截至3月中旬,全街各社區開展“六情”走訪活動145余場,接待群眾約180批370余人次,收集群眾反映問題線索234條,解決問題約214個。(吳笛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