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青街道黨工委聚焦住宅小區這一城市管理的“最小單元”,積極開展“皖美紅色物業”建設,以完善物業管理機制、開展“月點評”工作、搭建協商議事平臺、開展黨員志愿服務四舉措為抓手,將黨的組織和陣地延伸到居民“家門口”,將矛盾問題協商解決在群眾身邊,持續做實物業管理服務這一居民群眾普遍有感、反映強烈的“關鍵小事”。
完善物業管理機制,夯實基層服務堡壘。為推動“皖美紅色物業”建設,常青街道進一步完善“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的社區物業管理機制,推動小區(片區)黨組織與業主委員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小區治理。目前,常青街道11個社區按照“一小區一黨組織”模式,成立小區(片區)黨組織114個,選派社區黨員工作者擔任小區(片區)黨組織書記,配備76名小區黨建指導員、152名專(兼)職網格員,選聘137名“紅色小管家”,充分下沉工作力量,進一步縮短社區和小區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開展“月點評”工作,提升物業工作質效。小區黨支部、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小區業委會定期召開物業聯席會議,商討物業工作事宜,及時有效化解物業糾紛。街道黨工委定期召開黨建引領物業提升“月點評”會議,由社區黨組織書記圍繞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增強小區自治能力、扎實開展為民服務等方面進行公開述職,認真梳理成果與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綜合打分并進行排名,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物業工作實效。
搭建協商議事平臺,合力化解物管難題。為解決小區停車難、充電難、晾曬難、衛生差、亂擺攤等典型物管問題,常青街道各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陣地,搭建協商議事平臺。目前已搭建的沿河社區“沿河商事會”議事平臺、薛河灣社區“鄰語”議事平臺、九連塘社區“四員一律”辦公室、油坊崗社區“向陽議事會”等議事平臺,成功化解小區物業矛盾152件,進一步“議”出治理合力。
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結合“我是黨員我報到”、“主題黨日”等活動,常青街道黨工委動員67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深入網格、樓棟,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電信反詐、安全科普、民情走訪、環境維護、暖心幫辦等一系列志愿服務。社區黨組織牽頭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用心用情為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退伍軍人等特殊群體提供關愛服務。截至目前,已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次,進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撰稿:吳琪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