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街道堅持將黨員教育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強化對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保障,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強化思想教育,打牢“基礎樁”。常青街道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常態化開展黨員思想教育。一是打造指尖“云課堂”線上模式。依托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學習強國”APP、包河先鋒網、支部黨員微信群等,為黨員提供菜單式服務,督促鼓勵黨員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保證學習時效性、提升學習主動性。二是搭建黨員教育“時時學”線下平臺。依托黨員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學習陣地,邀請專家、轄區老黨員定期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組織黨員進行理論學習和研討;依托“常青·述”宣講團,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2023年全年,常青街道“學習強國”APP黨員下載人數為4421人,開展“學習強國”活動11次,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3次,開展理論宣講121次,進一步打牢廣大黨員履職盡責的思想根基。
強化管理監督,筑牢“橋頭堡”。一是嚴把“入口關”,確保黨員發展質量。常青街道嚴格實行公推公示制,把好推薦關、培養關、教育關、考察關、政審關、培訓關、公示關。2023年全年共發展預備黨員22名,其中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員13人,女性黨員10人,35歲以下黨員13人,大專及以上學歷21人,實現了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三優化”。二是嚴守“監督關”,健全黨員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對長期不參加黨組織生活、黨員意識淡薄、違規違紀等不合格黨員及時給予組織處理;發揮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作用,加強對轄區黨員的監督,通過觀看紅色影片、警示教育專題片等,做好黨員日常警示教育工作;定期召開黨風廉政工作專題會,完善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各項制度,壓實責任,將黨風廉政建設融入到各項工作之中;用好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發動居民群眾參與到“互聯網+監督”工作中來,讓指尖上的監督“無處不在”。
強化服務保障,搭牢“連心橋”。常青街道堅持在服務群眾、構建和諧社區中服務黨員,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一是引導在職黨員,參與志愿服務。開展“我是黨員我報到”,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常態化參與社區治理;發揮在職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動員各類志愿者為群眾提供組團式、專業化服務;組織在職黨員認領“微心愿”,盡其所能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023年,全街11個社區共組織200余名在職黨員完成群眾“微心愿”65個,受益群眾1200余名。二是關愛困難黨員,傳遞組織溫暖。摸排困難黨員個人及家庭情況,建立困難黨員庫,鏈接社會組織為困難黨員提供醫療、心理健康等專業服務,定期組織社區志愿服務隊到困難黨員家中幫助解決生活難題。三是關心流動黨員,營造溫馨家園。通過登記建檔、動態更新信息,做到流動黨員記錄清、底數清、底子清。轄區內凌大塘臨工集散中心成立了“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站”,啟動流動黨員“心新相映”工程,開展培訓宣講、公益活動、就業推薦等一系列創新服務舉措,持續提高流動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撰稿:吳琪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