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昌貴網格黨委以黨建為引領,通過“聚鄰”“惠鄰”“暖鄰”和“睦鄰”的“四鄰四微”樓組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層治理的精細化水平。
“聚鄰”凝合力,織密織嚴“微組織”。昌貴網格黨委始終將黨建工作作為樓組治理的“紅色引擎”,向下向深延伸工作觸角,構筑起“網格黨委+小區支部+樓棟黨組織+樓棟黨員”四級“微組織”鏈條,確保“組織進樓、黨員駐層、服務到家”。將“活力樓組”與“兩委”進小區工作融合,通過“雙樓長”機制和樓組成長手冊等賦能工具,指導黨員骨干在樓組中成為“引領者”,引導居民參與議事協商,共同解決樓組內的各種問題,實現了樓組治理的精細化、高效化。
“惠鄰”強治理,深挖深培“微動能”。依托“兩委”駐點辦公和紅鄰益站陣地優勢,一方面將居民“說事”的觸角延伸到樓道鄰里,在小區黨群服務陣地試點建立“共享客廳”,樓內居民在黨員骨干的帶領下定期圍繞樓組建設等召開“微”說事會,調解居民矛盾,促進議事協商;常態化開展紅色小管家“一樓見·半月談”活動,提高小管家履職能力。另一方面將樓組治理的觸角延伸至樓道外,形成了“1+2+N”的治理體系。以網格黨委為軸心,2個小區為半徑,聯動轄區內“N”個“小區治理合伙人”,形成“治理朋友圈”,整合了13家單位“小區治理合伙人”的服務資源,建立“需求庫”與“供給庫”,實現居民群眾需求與社會資源有效精準對接。通過“物業+社工”合作模式,引入企業資源提升服務質量,社會組織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居民互動與合作。
“暖鄰”聚民心,健全建強“微循環”。通過“兩委”進小區,創新實施“三會一代理”模式,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通過定期召開說事會傾聽民意,協調會解決矛盾,評議會監督成效,群眾事務代理延伸服務,2024年通過樓組“三會”相繼解決了外墻滲水、電梯更換等公共問題11件,通過“代理群眾訴求”,搭建協商平臺,解決居民樓上樓下噪音、漏水、退租等問題35件。同時,常態化開展“樓棟益起來”和“五谷勞動實踐課”等5個樓組項目,動員居民參與到小區環境美化和公共空間改善等樓組治理中,增強居民自治共治能力,實現樓棟自治的良性“微循環”。
“睦鄰”促和諧,傳達傳遞“微關懷”。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體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結合轄區內外各優勢資源,統籌策劃形式新穎的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推進各項服務提質增效。以家庭教育為切入點,鏈接合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等教育資源,通過社區型家庭教育服務站“合家行”項目,開展運動類、講座類、咨詢類親子活動,解決兒童成長教育“痛點”。由“兩委”成員、紅色小管家牽頭成立“為老應急小分隊”,以發放聯系卡、日常走訪、結對幫扶等形式,為小區內高齡、孤寡等群體提供藥品代買、緊急就醫等應急服務。2024年以來,組織策劃父親節親子歡樂行、母親節趣味運動會等親子活動20余場,累計開展應急服務10余次。(撰稿:胡玉霞)